|
北京电影学院 bfaweixin内容:北京电影学院信息权威发布,影视教育、影视行业资讯
关注:点击标题下方“北京电影学院”关注
不忘初心 戮力前行:2017年新春贺词
2016年刚刚过去,伴随着假期的临近,学校本年度的工作暂时告一段落。首先,学校党委向全校师生员工、离退休老同志,向广大海内外校友以及长期关心支持学校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致以新春的祝福,祝大家春节快乐、身体健康、阖家团圆、吉祥如意!
作为十三五的开局之年,聚光灯下的2016年忙碌而有意义,从年初《美人鱼》的票房新高,到年尾《湄公河行动》《驴得水》的“黑马”逆袭;从故事片《百鸟朝凤》《罗曼蒂克消亡史》等受到热议,到纪录片《我们诞生在中国》《我在故宫修文物》等走上大银幕;从《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预示产业未来的技术突破,到《长城》展现中外联合拍摄前景的合作创新;从行业回归理性挤掉票房泡沫,到政府通过《电影产业促进法》促进产业良性发展……2016注定不凡!
而在这一年,学校也同样难忘!每一个辛勤工作的日日夜夜,我们付出了很多,然而功不唐捐,我们同样也收获了很多。
这一年,学校新增艺术与科技、产品设计、广播电视编导、数字媒体艺术四个专业,召开了教育教学工作大会……学校正顺应时代发展要求,不断探索教学质量提升及人才培养新思路。
这一年,学校成功获批未来影像高精尖创新中心,主办了第七届北京国际先进影像大会、召开了科研工作大会……科研水平继续提升、校内外影响力不断扩大。
这一年,怀柔新校区正式奠基开工,旨在为全校师生提供更为广阔的教学实践平台。建成后,它将承载着学校66载的光芒与荣耀,续写新的辉煌。
这一年,学校承办了北京国际电影节天坛奖,评奖中融入中国审美,保持学院气质,注重内涵品质,向世界电影发声;我们正循序渐进、稳扎稳打,逐步打造东方“奥斯卡”。
这一年,文学系梅峰老师指导的电影《不成问题的问题》获得第29届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艺术贡献奖及第53届金马奖最佳改编剧本奖、最佳男主角两项大奖;毕业联合作业《我,来自草原》获第43届奥斯卡学生电影奖提名奖等七项大奖……青影厂出品的“新学院派”作品享誉海内外。
这一年,我们落实整改措施,迎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检查,认真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顺利通过“全国模范职工之家”验收……政治生态明显变化,党的建设进一步加强。
这一年,学校继续按照“5+1”战略全面开展工作,成绩斐然!但发展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面对创建高水平世界一流电影学院的目标,我们还将面临不同的挑战,而我们要做的,能做的,就是保持对电影的热爱,不忘初心,戮力前行!
为此,我们将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不断调整教研创体系,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培养更符合社会需求、产业需要的电影人才;将以构建“中国电影学派”为目标,不断创作“新学院派”作品;将坚决响应疏解非首都功能的要求,在发展中解决问题。今年,学校将召开学科建设大会、人力资源大会、国际化大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大会,围绕建设高水平“世界一流”的目标,打好“攻坚战”。
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
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校友们、致力于电影产业健康发展的朋友们,2017年,让我们一起为国家电影强国建设、北京“四个中心”建设、学校 “世界一流”建设,撸起袖子加油干!
中共北京电影学院委员会
北京电影学院
2017年1月10日
祝您 2017 丁酉鸡年快乐
2016十大新闻评选结果
2016年是北京电影学院深化改革、创新发展的重要一年,学校各项事业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为充分梳理、总结回顾2016年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校园新闻事件,进一步推动学校发展建设,激发广大师生校友知校、爱校、兴校、荣校的热情,学校开展了2016年度校园十大新闻评选活动。活动由北京电影学院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主办,共有15条新闻入选为候选新闻,通过广大师生校友和校外人士的投票2016年“北京电影学院十大新闻评选活动”15选10!,最终评选出“2016年度北京电影学院十大新闻”如下:
北京电影学院怀柔新校区举行开工仪式
2016年12月25日,北京电影学院迎来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刻--在怀柔区杨宋镇举行热烈简朴的新校区建设开工仪式。新校区的建设为师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教学环境与创作平台,同时也是落实市委市政府京津冀协同发展、纾解非首都核心功能战略决策,进一步促进怀柔中国影视产业示范区发展,推动世界一流电影学院建设的重要举措。新校区占地面积约44.46公顷,将按照市政府“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高水平建设”的要求,结合生态怀柔、山水怀柔的城市理念,强调电影文化元素,突出建筑时代特征,把新校区打造成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影视艺术院校。建成后,学校将以金像星光、华表凌云、金鸡啼晓、天坛抱月、金马奔腾、百花齐开六大电影奖项对校园进行景观设计,力争将新校区打造成一部讲述校园故事的电影、一个承载光影荣耀的空间!
我校获批成立未来影像高精尖创新中心
2016年7月20日,经北京市教育委员会认定,由北京电影学院联合国内外高校、研究机构和知名企业建立的未来影像高精尖创新中心正式成为新一批“北京高等学校高精尖创新中心”之一,中心的总体任务是应用未来影像技术,创新电影语言体系与表达方式,发展与夯实中国电影学派;创制未来影像采集、制作、呈现等科技体系,以世界电影产业的重大需求为导向,提升我国电影科技的自主创新能力;创研未来中国电影的产业模式及保障体系;引进国际顶尖专家,培养若干大师和领军人才。在未来三年内,中心将面向国家重点科技支持领域,凝聚国内顶级专家,吸引国际高端专家和科研团队,开展未来影像领域的技术创新与艺术融合研究,引领影像领域的技术研究与开发,在创新能力和技术成果方面实现与国际最先进水平的“并行”和“领跑”目标; 并参与制定国际标准,进行高端复合型人才培养,服务“新学院派”文化大片创作,推动围绕未来影像的新兴学科建设与发展。
“新学院派”影片连获大奖
由北京电影学院青年电影制片厂出品的“新学院派”作品连获大奖。文学系梅峰老师、校友黄石改编、梅峰执导的电影《不是问题的问题》获得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艺术贡献奖、金马奖最佳改编剧本奖。范伟凭本片获金马奖最佳男主角。由文学系黄丹教授指导的电影《搬迁》入围首届意大利中国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女主角闫妮荣获最佳女主角奖。表演学院教师陈兵执导的电影《我是处女座》获得中美电影节金天使最佳影片。MFA毕业生朱员成拍摄的影片《盛先生的花儿》,在第19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上包揽传媒大奖版块的“最受传媒关注影片、最受传媒关注新人导演、最受传媒关注女主角和最受传媒关注女配角”四项大奖……在电影业掀起产业化浪潮的今天,“新学院派”创作者正在为扛鼎新时期,引领中国电影良性发展而不断迎接挑战。
2016届毕业联合作业获国际国内电影节各类奖项66次
北京电影学院2016届毕业联合作业自六月份制作完成参展参赛至今获得国际国内电影节各类奖项达66次。如MFA长片《盛先生的花儿》至今已经获得5个奖项,在2016年上海国际电影节“电影频道传媒关注单元” 中就获得4个奖;毕业联合作业短片中《游泳回家》目前获奖最多达9次,主要有2016中加国际电影节最佳女配角;第25届金鸡百花电影节微电影单元剧情类三等奖等在内的八个电影中获得9个奖;其次的是动画短片《我,来自草原》获得7个奖,最有份量的一个是第43届奥斯卡学生电影奖提名奖,也是我校1990年毕业短片《童年往事》获得银奖之后的26年后再次打入奥斯卡学生奖;《小马与林冲有个约会》、《潮哥的iPhone》、《恶意》、《刺猬与狗》、《辛巴的牙齿》等其它13部毕业联合作业在第25届金鸡百花电影节微电影单元、第三届亚洲大学生电影节、第八届澳门国际电影节第六届微电影节等在内的重要电影节上获得多个奖项。2016届毕业联合作业从完成今年仅六个月在电影节上表现不俗,在接下来的一年内将会有更大的收获。
北京电影学院成功承办2016“天坛奖”
2016年4月16日至23日,第六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在北京成功举办,电影节重头戏的主竞赛“天坛奖”由北京电视台主办、北京电影学院承办,两单位利用自身的专业优势,使得“天坛奖”整体水平又有了显著提高。团队发挥了电影学院的丰富资源优势,通过我校老师以及校友进行重点邀片,收到来自六大洲、42个国家和地区的433部影片报名参赛,其中国际影片230部,国内影片203部。我校校友许晴作为评审参与评审委员会、我校教师徐浩峰导演的《师父》入围天坛奖,并成功获得最佳男配奖,徐浩峰导演代演员金士杰领奖并宣读获奖宣言。 “天坛奖”因我校的参办保持了学院气质,注重影片内涵品质,我们正循序渐进,稳扎稳打,逐步打造东方“奥斯卡”。
第七届北京国际先进影像大会在我校成功召开
12月1日至4日, “ICEVE2016”第七届北京国际先进影像大会暨展览会在北京电影学院成功召开。本次大会由北京电影学院与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共同主办,未来影像高精尖创新中心与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先进影像专委会共同承办,是国内第一个关注影视技术领域,特别是VR影像内容制作的大型会议平台,旨在通过大会的召开,积聚艺术与科技的力量,打造行业合作和技术创新的开放平台。大会共设置了主题论坛、中国先进影像作品奖作品评选、先进影像展览会、VR互动展示区、工作坊等多个版块,吸引了全国各地的大量专业观众前来参观。本次大会累计收到超过1500名观众的注册申请,出席大会各个活动版块的总人数超过了3000人。
我校举办首届“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院奖”系列活动
2016年12月16日,首届“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院奖”(以下简称“学院奖”)系列活动在北京电影学院举办。此次“学院奖”由北京电影学院表演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艺术学院戏剧系、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部戏剧影视学院、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南京艺术学院电影电视学院表演与导演系联合发起,以各院校展现自身办学理念、教学风采为主要形式,倡导以“德艺双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的教育理念,丰富学生的课外艺术教育和实践活动,活跃人文气氛,推动高等艺术院校表演专业艺术文化的交流,为有梦想、热爱表演艺术的同学构筑一个学习和交流的平台的活动宗旨,共有15名选手(本科生)同台竞技,通过现场授课、个人短片、表演与表达三个比赛环节激烈角逐,评选出了本届优秀表演奖5名,最佳表演奖1名。
参加“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 全面提升我校研究生培养质量
2016年4月22日,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启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这是我国近年来影响力最大、影响范围最广的学科水平评估,我校学术学位3个一级学科全部参评。在评估准备期间,研究生院组织各学科责任教授小组组长和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召开了5次工作会议,对3个一级学科的师资队伍进行了划分,基本明确了今后各学科的梯队建设方向。围绕着提升学科水平和研究生培养质量,研究生院积极推动国内外联合培养工作,资助我校40余名研究生到北美、韩国、意大利等开展学术交流及创作实践。“电影新人成才计划--研究生长片毕业作业”项目成绩显著,获2016年教育部 “研究生教育成果奖二等奖”。为进一步提升学位授予质量,研究生院在下半年修订了《北京电影院学位授予细则》《关于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及处理办法》,制定了《博士学位论文双盲评审办法》《研究生优秀学位论文(学位作品)评选办法》和《博士、硕士学位论文编写规则》等文件,构建保障和提高学位论文质量的制度体系。
我校顺利通过“全国模范职工之家”验收
2016年11月17日,“全国模范职工之家”验收专家组一行来到我校开展验收复核工作。验收组专家听取了《建温馨教职工之家,助学校“双一流”建设》的工会建家工作报告, 并对我校教职工之家、部分院系小家进行了实地考察。经过评议,在反馈会上,专家组对我校工会的主动作为和建家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和效果给予了高度评价,希望我校工会进一步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共同努力,推动全市高校工会的建家工作;并宣布北京电影学院工会“全国模范职工之家”验收合格,颁发了奖牌和证书。这是我校工会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经过十余年的不断努力所取得的丰硕成果。近几年来,工会围绕学校中心工作,聚焦主业,充分发挥维护职能,主动作为,做好职工的“娘家人”。为提高教职工的幸福指数,为创建和谐校园,为推动学校“双一流”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新图书馆建成开始投入使用
2016年9月26日,新图书馆一层阅览室正式面向读者开放,标志着新图书馆开启投入使用的步伐。随着12月份图书馆阅览桌椅及设备购置项目(二期)、数字图书馆软件平台项目和RFID智能图书管理系统项目陆续完成验收结项, 加快了新图书馆全面开放的进程。自1986年北京电影学院从朱辛庄迁入现址,图书馆馆舍一直作为教学楼的一部分,没有独立的空间,新图书馆大楼的建成使图书馆有了独立的馆舍,为学校师生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空间。新图书馆共有地下一层地上三层,建筑面积约7000平方米,阅览座位约800个,分别是旧馆的3倍和5倍。新图书馆开放后,将极大提高图书馆的自动化、智能化管理水平,加快向智慧型图书馆转变的步伐,全面提升图书馆的人性化服务,为读者提供更加舒适、愉悦的阅读环境。
关注北京电影学院,菜单导航了解更多!
喜欢本文请点赞,绩效跟赞数挂钩哦~ |
|